當大家看到新聞說「美國可能降低對外出口車輛的關稅」,許多準備購買外匯車的朋友便開始期待:「是不是進口美規車會變便宜?我買的 C300 或 BMW X5 能省下幾十萬?」
但身為一位實際操作多年的外匯車進口商,我想給你一個誠實又實際的說法:
👉 就算關稅真的降了,你的車,也不一定會便宜太多。
為什麼?原因在於「進口車的價格結構不只一個稅種」,真正關鍵的是:
「台灣本地的貨物稅制度與進口後的各種稅費加總,才是車價高的主因。」
一輛外匯車從美國進口到台灣,最終能交到你手上的價格,不只是車價+運費那麼簡單。我們來拆解一台價值新台幣 150 萬的美規車進口成本(假設以 C-Class 為例):
項目 | 說明 | 稅率或費用 |
---|---|---|
車輛成本 | 車價+拍賣/車行費用+內陸運輸等 | 約 NT$1,500,000 |
海運費與保險 | 船運至台灣、含保險 | 約 NT$50,000–80,000 |
關稅 | 若關稅取消,此處為 0 | 原為 17.5% |
貨物稅 | 汽車排氣量不同,稅率 25%–30% | 約 NT$400,000+ |
奢侈稅 | 車價超過 NT$3,000,000 才適用 | 10%(若有) |
營業稅 | 對前面所有成本加總後課徵 | 5% |
驗車+牌照+代辦 | ART C檢測、掛牌費、代辦等 | 約 NT$30,000–60,000 |
重點:就算取消關稅,你仍需面對 貨物稅 這座大山!
台灣的貨物稅稅率根據車輛排氣量制定,例如:
這代表:
有,但不如你想像的那麼多。
✅ 有幫助的部分:
❗ 有限制的部分:
關稅不是車價高的唯一原因,貨物稅才是真正主導台灣進口車售價的關鍵。
未來若政府能調整貨物稅結構,或針對電動車與低碳車提供更明確的減稅誘因,台灣消費者才能真正享有更多高CP值的進口車選項。